目的 构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肾综合征(hepatorenal syndrome,HRS)的早期预测模型,为HRS的预测及早期防治方案制订提供参考依据。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,随机抽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56例作为研究对象,收集患者临床资料,以4∶1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,对建模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,根据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HRS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。结果 本研究纳入256例患者中,45例伴HRS,发生率为17.58%。建模组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,非HRS和HRS患者白细胞计数、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、血红蛋白、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、谷氨酰转移酶、碱性磷酸酶、总胆红素(total bilirubin,TB)、尿素氮、血肌酐(serum creatinine,Scr)、凝血酶原时间、动脉血乳酸(lactic acid,LA)、分流静脉最大直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均P<0.05)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,TB升高(OR=1.109,95%CI:1.051~1.170)、Scr升高(OR=1.029,95%CI:1.004~1.056)、动脉血LA升高(OR=3.426,95%CI=1.550~7.574)、分流静脉最大直径增加(OR=1.127,95%CI:1.009~1.259)均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HRS的独立危险因素(均P<0.05)。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(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,ROC曲线)分析结果显示,建模组和验证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.942(95%CI:0.908~0.976)和0.897(95%CI:0.770~1.000),Hosmer-Lemeshow检验P=0.586。决策曲线分析(decision curve analysis,DCA)和临床影响曲线(clinical impact curve,CIC)分析结果显示,在0~1高风险阈值范围内,利用该模型对患者进行干预可获得正向收益,且预测发生HRS的病例数高于实际发生HRS的病例数。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HRS与多项因素有关,基于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,有助于HRS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,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。